来源:雷科技 AI 硬件组 | 编辑:冬日果酱股票配资中心官网
可能你们都注意到了,手机厂商对影像的宣传策略在调整:不再强调影调背后的深度和思考,而是开始玩起了个性化影像。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 iPhone 16 系列上首发的"调色盘",Find X8 Ultra 上的新大师模式、华为 Pura 80 系列上的"个性色卡"、小米 15 Ultra 上的参数预设 ......它们在原有的影调风格上,给了用户更加"千人千面"的表达方式。
除了给手机影像增加了更多变数之外,这些参数也变成了一种圈子内的谈资和分享内容,大家相互使用对方分享的个性化参数,觉得用了可以显著提升拍照水平,又或者是教别人怎么用,以此对外形成吸引力,又反向强化了手机的社交属性,会玩的果然还是手机厂商。
而别有用心的人,似乎已经开始利用圈子赚钱了。雷科技逛了一圈小红书,意外发现了一些花钱买了这些手机拍照调色参数的人,在分享自己的"美照"。以前都说相机参数、后期滤镜参数,还有音响这些需要花钱找专业人士来调,但这股风吹到手机影像上,买单的意义还大吗?手机相机参数都能卖钱,这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故事还要从一篇不太起眼的吐槽帖子说起。
花了 50 块,
只为让 iPhone 拍照更清晰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刷小红书的时候看到一位网友在吐槽 iPhone 16 Pro,说原相机拍照"超级不清晰"。是不是真的拍得"超级不清晰"我们无从得知,因为这位网友完全没有把他用 iPhone 16 Pro 拍的照片发出来,只有简单的一段吐槽。
很多网友像找到了"关键词"一样,闻着味就跑过来为 iPhone 的拍照正名,整齐划一的"挺清楚",像是对这位网友不会用 iPhone 拍照的有力回击。除此之外,大部分评论网友都提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调色盘",想要什么样的风格,或是胶片模拟,或是电影感、高级感,调节调色盘里的色彩倾向等各种参数就可以实现。
(图片来自雷科技)股票配资中心官网
让我比较在意的是,这位回复量、点赞量最高的网友,他说花了 50 块买了"特别参数",拍出来的照片很清晰。回复下面的评论不出我所料,全是质疑和吐槽的声音,替他的这 50 块钱感到不值。但他只是回复了"我很满意" "我懒得调",大概还是想证明这 50 块花得很值。
看了一下他发的 Live 动图,色彩表现的确还不错,暗部细节也有保留,清晰度不做评价,因为分享到平台上的图片,基本都被压缩过,没有太多参考价值。之所以在他看来清晰度高,可能是用了一些比较透亮的色彩参数,从技术层面去说,滤镜不会提高照片的清晰度,照片的清晰度跟相机的感光能力、镜片质量和软件算法挂钩,滤镜只能起到调色作用。
(图片来自雷科技)
惠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