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广西一卖粥老头被捕配资炒股中国股票配资网,揭开了抗战时期的一桩迷案
在1959年,广西一位年老的卖粥小贩被捕,未曾想,这起看似普通的案件竟揭开了与解放前农民起义密切相关的一宗历史谜案。1932年,广西农民革命的先驱韦拔群在一次暴力镇压中被害,甚至头颅被割下后放在透明的鱼缸中展示。尽管其死因扑朔迷离,案件始终没有找到真正的幕后黑手。
这位卖粥的老人到底和韦拔群的被害案有什么关系?幕后凶手究竟是谁?让我们一起回溯那个动荡的年代。
展开剩余83%毛主席高度评价韦拔群,农民革命家英勇斗争一生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韦拔群,称他为“壮族人民的好儿子、党的好干部”。毛主席还曾表示,许多关于农民革命的经验都是从韦拔群那里学到的。韦拔群,1894年出生于广西东兰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然而,早逝的父亲和艰难的生活让他早早便意识到社会的不公,尤其是贫富差距的严重。他家境较为殷实,生活条件优越,但他常常资助贫困的朋友,并主动参与掏空地主米缸等“劫富济贫”的活动,因此有了“拔哥”的绰号。
青年韦拔群志在革新,拒绝屈从传统
韦拔群后来进入广西法政学堂学习,期间他发现许多同学为了讨好校长,频繁送礼。对此,韦拔群不但公开反对,还因言辞过激被学校开除。此事使他对封建教育体制产生了极大的不满,最终卖掉家产,离开家乡四处游历。他先后到达长江流域和中原地区,每到一地,他所见的都是战火纷飞、百姓疾苦的景象。尤其是袁世凯篡权后,韦拔群决心投身革命,组织了自卫军,并购买枪支,参与了护国军,虽最终被捕入狱,但这一经历坚定了他投身革命的决心。
投身革命,韦拔群领导农民运动,建立革命根据地
1920年,韦拔群出狱后,曾到广州追随孙中山,随后返回东兰,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农民革命活动。尽管当时东兰并未有中共活动的痕迹,韦拔群却开始探索并实施农民革命。他的活动区域逐渐发展成中国早期农民运动的最前沿。1925年,韦拔群再次前往广州,接受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培训,并结识了早期的中共党员。
回到东兰后,他继续带领乡亲们开展革命活动,短短几年时间,便在东兰成立了七十多个农民协会,动员农民加入革命行列。尽管这些活动引起了当地地主和官员的极大不满,甚至被视为“土匪”,韦拔群并没有退缩。多次遭到县知事和当地富豪的联合围攻,但他总能带领队伍反击,保卫革命。
百色起义爆发,韦拔群成红军领导
1929年,韦拔群与张云逸等人共同组织了百色起义,成为了红七军的师长。1930年,他带领部队坚守柳州,而白崇禧的部队则大举进攻我党根据地。面对强敌,韦拔群带领三万人的队伍展开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成功牵制住敌人。然而,1932年10月,韦拔群突然发高烧并在几天后去世,这一事件震惊了全党。
虽然韦拔群的死因当时未能揭晓,但至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公安厅重新开展调查,终于揭开了他背后隐藏的惊天秘密。
案件侦破,卖粥老头成关键人物
公安厅专案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关键线索:案件的真凶竟与一位卖粥的老人有关。专案组在东兰展开调查时,首先找到了当时的县长徐家豫进行提审。徐家豫向侦查人员透露,参与策划和执行韦拔群谋杀的,除了他自己,还有国民党的警卫员韦昂,以及一些其他的密谋者。
根据进一步的调查,原来国民党为了打击韦拔群,曾悬赏七千银圆寻找他的下落。然而,百姓对韦拔群极为忠诚,这笔巨款并未能撼动他们的信念。接着,国民党将目标转向了韦拔群的亲信——警卫员韦昂。
幕后策划,韦昂陷入阴谋
韦昂和韦拔群有着亲戚关系,他是韦拔群的堂侄,深得其信任。然而,国民党参谋刘治通过策反韦昂的妻子陈的伯,成功地将韦昂拉拢过来,利用他来刺杀韦拔群。经过一番酷刑逼迫,韦昂最终答应了刘治的要求,计划暗杀韦拔群。
1932年10月,韦拔群由于患病身体虚弱,被韦昂引荐到山中隐匿,打算养病避敌。然而,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韦昂趁机动手,借韦拔群身体虚弱之际,迅速用枪击中了他的头部。
复仇与真相,历史揭示背后的阴谋
韦昂将韦拔群的头颅割下,并交给了刘治,国民党随即将其公开展示,试图震慑民众。新中国成立后,公安机关重新调查此案,最终通过多方线索,追查到刘治的下落。刘治在逃亡中最终被抓获,并供认了自己的罪行。他透露,韦昂和陈的伯在事后并未得到应有的奖励,而是被迫生活困顿,最终韦昂被地下党暗杀,而陈的伯则最终被捕。
案件结局,历史终于有了答案
最终,刘治和陈的伯被判死刑,但两人都在监狱中病死。韦拔群的冤屈终于得到了昭雪,他的遗骨被安葬在东兰革命烈士陵园,永远安息。
这桩历史悬案至此得以揭开,韦拔群的英勇事迹与这场揭示真相的历史审判,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你对此案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发布于:天津市惠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